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

復活節 - 5.2

睇完表演去醫肚...


炸餃子面,雞翼面,炸魷魚,兩杯珍珠奶茶,多謝$120!



去得昴坪的指定動作當然係上大佛啦,泊好架私家車,就行上去!好彩兩個小朋友都自己行上去,行下坐下,完全唔覺辛苦.



 


睇完大佛就去寶蓮寺行下食下午茶,點心普普通通啦, 豆花就幾好味道!



.


寶蓮寺位于大嶼山的昂平高原,是本港著名的古刹,是環境清幽古雅的佛教勝地。自一九九三年,全世界最大的室外青銅坐佛開放後,遊人更是絡繹不絕,寶蓮寺搖身一變爲國際知名的旅遊勝地。
  寶蓮寺曆史久遠,最早稱爲“大茅蓬”,始建于清代光緒三十二年,即公元一九零六年。當時,大悅、頓修、悅明三位禅師從江蘇鎮江金山寺南來香港,他們見昂平此處環境清幽,是修禅敬佛的好地方,便決意開發此地,先修築小石室,又搭建大茅蓬,建立道場。自此以後,各方僧衆聞風而至,在此耕種修禅,過簡樸的清修生活,草創了禅寺的規模,此地也成爲了香港佛門淨土。
  至一九二四年,德高望重的紀修和尚亦從金山寺來到香港,應三位禅師之邀請,出任大茅蓬第一代住持,改寺名爲寶蓮禅寺,并沿用至今。一九三零年,紀修和尚傳戒完滿後自行退院,由諸位長老公請筏可法師出任寶蓮寺第二任住持。當時,紀修老和尚以二十二元四角港币移交予筏可,但是時常住僧衆共數十人,可謂僧多粥少,艱苦經營。環境縱然惡劣,大師仍盡心竭力發展禅寺,既增建了殿堂和山門牌坊,又由南洋請玉佛一尊供奉,且親題寶蓮寺匾額。要言之,寶蓮寺初期規模不大,後來香火日盛,信衆漸多,方增修加建,發展爲今天的宏偉古刹。
  


 


 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